- 辦學團體及學校一直致力實踐辦學使命及願景,本學年開始,每年均會舉辦「教育主日」,促進堂校合作,讓教會肢體及老師有更多機會彼此認識及交流;委任禮賢會粉嶺堂的同工為本校「校牧」、「助理校牧」及「校牧助理」,牧養關顧學生、家長及教職員。
- 感恩,本學年疫情的影響漸減,校園生活逐漸復常。全年度學校均能進行全日面授課及校內外的實體活動,下學期中港兩地全面通關,跨境學生能回校進行實體學習。
- 本校積極發展生命教育,培養禮賢人的質素及價值觀,引導他們活出豐盛生命,在良好的禮賢人素質框架上(愛:愛己、愛人、愛上帝;禮:知禮儀、有禮貌;賢:賢能、賢德、賢明),增潤「賢能」、「賢德」、「賢明」的發展方向:
賢能:發揮恩賜才華
賢德:孕育聖靈果子
賢明:明白聖經真理 - 所有同學以英語修讀初中的數學及科學科,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安排將會銜接至高中的數學(必修)、數學延伸部分( 代數與微積分)、物理、化學及生物科,學生使用英語的學習時間倍增,課堂使用英語的信心及能力有所提升。
- 不同學習領域及部組的老師,採取具有創意的跨課程學習,本年度有十多個跨課程學習項目,涵蓋不同的範疇及級別,促進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加深加廣所學。
- 本年度新設全方位學習日,延伸或增潤課堂所學,各級有系統涵蓋不同學習領域及範疇:
中一:STEM;
中二:英文、地理、科學跨科學習;
中三: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
中四:中文;
中五:服務學習。 - 中一新設「禮賢新丁」訓練營,配合學校原有的信仰及領袖培訓活動,使禮賢人由中一至中六,有系統地經歷僕人領袖的栽培,包括全級及課後抽離的訓練,並照顧「知、情、意、行」的需要,全方位培養禮賢人的質素。
- 新設計中一及中五2X 班的生命教育課程、協同探究的課堂加入生命教育元素、加入生命教育週會及活動等,培養學生的素質,引導學生活出豐盛。
- 獲批IT創新實驗室計劃,撥款約$100萬,購置軟硬件及購買服務,提供以下培訓課程:
Swift 編程、虛擬實景VR、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提升學生的資訊科技能力。 - 各項改善工程持續進行,新設施陸續使用,包括:健身室、分析科學實驗室、重新裝修禮堂、7樓多用途室、校史室暨會議室、校務處大堂等,優化校園環境及學習空間。
- 本校獲香港教育城(HK EdCity)的邀請,於2022年學與教博覽會(LTE 2022)分享,分享主題:「學校全面推行一站式虛擬學習環境(VLE)的旅程:培養為未來作好準備的學習者」。
- 2021年外評後,本校獲教育局質素保證分部邀請,分享本校特色教師專業發展,當中包括「協同探究」學與教模式、教師「備課、觀課、研課」的安排、專業發展活動等,成果獲肯定。
- 科學隊表現出色,在多個大型比賽中,屢獲殊榮;於「香港創科展」奪獎,並獲行政長官及主禮嘉賓蒞臨指導;中二科學隊分別於「香港學生科學比賽」及「香港教育大學人工智能及創新科技比賽」勇奪亞軍,並獲香港電台邀請進行節目錄音訪問,在「太陽底下新鮮事」節目中介紹發明品及分享研發過程的經驗,其後獲推薦代表香港出戰國際性賽事;lT 尖子隊勇奪「大灣區STEM 卓越獎(香港區)」銀獎及「古今中華虛擬遊」設計比賽冠軍;於「Esri中國( 香港)25 周年STEAM 盃— 多學科ArcGIS 故事地圖應用比賽2022-2023」初中組科學科獲得季軍。
- 在多變及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同學仍能以堅定不移的態度,積極面對公開試,學生於2023中學文憑試表現優秀,考獲聯招教資會資助院校的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的同學增加。
- 教育局質素保證分部於2021年11月到訪本校,進行校外評核,對本校給予極高評價及肯定:
- 致力營造關愛校園,凝聚不同持份者的力量,共同培育學生全人發展。
- 發展方向清晰,並通過自評循環促進學校持續發展。
- 安排教師專業發展活動,推動學校重點發展工作。
- 「協同探究」的學與教模式發展成熟,師生和生生互動足夠,有效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 致力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 普遍師生均善用資訊科技進行學與教活動,有助提升學與教效能。
- 有效協調各項支援服務,適切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
- 多元化活動協助學生實踐「禮賢人素質」。
- 學生待人有禮,尊敬師長,純良守規,學習態度積極。他們愛護學校,熱心服務,積極參與不同崗位。同儕間相處融洽,高年級學生樂意協助學弟妹,對學校有濃厚的歸屬感。
- 讚許同學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表現優良。
- 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及校外的活動、比賽和義工服務,他們在不同範疇的比賽,如傑出學生選舉、學術、體藝等,獲得不少獎項。當中學生在STEM教育相關的比賽中表現出色,於本地比賽中獲得獎項,並獲推薦代表香港參與全國和海外比賽。
- 全校全面推行自攜流動裝置 (BYOD) 計劃,提升學與教效能。
- 各級各科使用香港教育城的虛擬學習環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簡稱VLE),促進混合模式學習,教師使用VLE整合學、教、評活動,提升學與教效能。
- 中一及中二的數學及科學科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並會逐年遞升至中三級,學生使用英語的學習時間倍增,課堂使用英語的信心及能力有所提升。
- 進行跨科學習活動,包括:「薯不簡單」(旅遊、經濟、通識、家政、體育與視藝)、「Ukulele製作及彈奏」(視藝、音樂及科學)等,讓學生靈活使用知識,擴闊所學內容。
- 科學隊表現出色,獲得多個獎項,並屢獲推薦代表香港參與全國和國際比賽:
研究成果獲國際期刊STEM Fellowship Journal刊登
全國賽事—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 (初中人工智能編程組銅獎)
韓國科學及工程大賽(KSEF International) (計算機科學組優異獎)
世界青年科學及科學碗(GYSTB 2022) (物理及工程發明品組優異獎)
大灣區STEM卓越獎(香港區金獎) - 本校繼續參加由教育局委託香港教育大學承辦的2020-2022雙學年「協助中小學規劃生命教育計劃」,舉辦生命教育活動,培養同學堅毅的素質,並獲邀於總結分享會中分享實踐經驗。
- 於中四開展「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並會逐年遞升至中六級。
- 繼續舉辦「禮賢運動日」,並復辦四社啦啦隊比賽,同學踴躍投入參與。
- 成功參與新一期民政事務局的學校體育計劃,再延續三年,透過「學校體育推廣主任」,提升學校運動水平,建構健康校園文化。
- 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建立「分析科學實驗室」,拓闊科學探究空間,推動資優教育,營造科普及科學研究風氣。
- 在充滿挑戰的疫情環境中,同學仍能以堅定不移的態度,向著目標進發。本校學生於中學文憑試表現優良,其中有同學憑優秀的校內外表現,成為首屆直接錄取計劃全港186名錄取學生之一,直接入讀香港大學學士學位課程,表現令人欣喜。
- 本年度受疫情影響,學校進入不斷變化及突破框框的新常態,各科各組依情勢變化累積了又新又寶貴的經驗,對新常態的限制和契機了解加深後,各科各組均開始了新方向的探索,使學校持續發展。
- 學校持續完善環境及設備,於實驗室及家政室安裝LED大電視;高信堂內增設三部LED大電視、更換高光度雷射投影機、在舞台新安裝大型LED顯示幕牆;全校重髹外牆,學校形象煥然一新。
- 中一級全面推行自攜流動裝置(BYOD)計劃,各級也逐步開展計劃,全校已購置iPad的學生達七成。學校並制訂自攜裝置政策守則,促進學生的電子學習,讓學生為未來及學習作好準備。
- 中一的數學及科學科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並會逐年遞升至中二及中三級,學生使用英語的學習時間倍增。
- 學校成立「化時為科工作小組」,協調及交流數學、科學及英文科的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
- 開展使用英語詞彙鞏固平台,強化英語學習。
- 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學習模式,在疫情下積極支援學生學習。
- 隨著疫情的發展,學校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支援,並安排隨堂視訊,跨境生透過視訊軟件同步參與校內的實體課堂。
- 為照顧跨境生的需要,學校為跨境生在內地安排考場,與本地生同步應試。
- 在疫情稍為緩和的日子,學校分別為中一至中五級學生舉辦「敢追夢‧再追航」活動,藉此幫助學生重整個人良好生活習慣,建立奮發精神及各班的團隊精神。
- 學生聚會雖然移師線上進行,本年仍有10次學生團契,學期末的線上《感恩祭》團契更有超過120位師生參與,齊以自創詩歌及見證分享數算上帝的恩典。
- 雖然因疫情影響而未能舉辦陸運會,但是老師迎難而上,於校內舉辦首屆「禮賢運動日」,持續推廣運動,並凝聚禮賢師生。
- 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建立健身室,推展運動健康。
- 陳蘇儀老師成功入選教育燃新第五屆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計劃,成為12位「創新教師夥伴」之一。
- 參加由教育局委託香港教育大學承辦的2020-2022雙學年「協助中小學規劃生命教育計劃」,發展生命教育。
- 校長及數學科老師獲教育局資優教育組邀請,於研討會中分享本校實踐資優教育的經驗。
- 在多變及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同學仍能以堅定不移的態度,迎難而上,考獲聯招教資會資助院校的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的同學創新高,而考獲最佳成績的同學,總積點高達46分,表現卓越並入讀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隨後榮獲大學頒發的多個獎學金,表彰其卓越表現。
- 本年度全港中學均面對很多的挑戰,上學期社會的不穩定,下學期因應疫情而長時間停止面授課堂。然而,在不穩定的環境下,卻促進了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包括:教育的初心、學生的福祉、教育專業的意義、團隊的合作及持續學習等,不同持分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增加了,因此,學校及教師經歷了既深刻又寶貴的一年。
- 因應疫情而停課不停學,學生需要在家進行網上學習,學生的家庭情況、經濟、資訊科技能力都存在著差異,老師需要多作溝通了解,並因應學生情況作支援或彈性處理。
- 成立專業發展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 教師發展日以資優教育為主題,邀請本校不同科目的先導老師分享設計資優課堂的策略。
- 繼續成為教育局資優教育學校網絡的成員學校。
- 專業發展部以Google Site創建校本網上教學專業發展網頁,於疫情停課期間介紹多種電子教學工具及學習平台,幫助本校及其他學校的老師應對疫情下的學與教形式轉變。
- 自停課以來,學校於2月初已開展網上學習課程(以rMoodle 為主),3月增設視像課堂及視像班主任時間,同學出席視像課堂非常理想。此外,更設閱讀、家政視像分享,視藝、音樂及體育科也錄製短片,讓學生留家也可持續學習。為照顧學生多方學習的需要,周會、生涯規劃講座、部分課外活動曾以視像形式進行;社工也開設視像頻道,關顧同學身心靈健康;每星期舉行視像祈禱會,為疫情、學校及學生的需要禱告。
- 為協助同學的不同需要,在停止面授課堂期間,學校積極尋找校外資源,包括:防疫物資、流動數據咭、免費寬頻服務、流動電腦裝置等,學校亦借出平板電腦予有需要的同學進行遙距學習。
- 恢復面授課堂後,本校以隨堂視訊的方法讓未能回校的跨境生一起實時參與課堂,同步學習。
- 開展自攜流動裝置(簡稱BYOD)計劃,讓同學購置iPad,在新常態下有助學習。
- 程詠詩助理校長多次向學界分享混合模式的學與教,並且在Google for Education Teachers Network (GETN)4.0課程獲選為最佳表現老師。
- 中三至中五英文課堂均由4班分5組,能夠更適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早讀節進行更多元化的閱讀,使用Raz-kids電子書閱讀平台,上學期初中閱讀電子英文書的數量達至36,000冊次;圖書館使用 AmazonKindle Fire 推動電子閱讀。
- 參加「採電學社」計劃(Solar Harvest),在天台完成安裝太陽能板的工程,並參加中電的上網電價計劃,為環保工作一起努力。
- 在多變及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同學仍能以堅定不移的態度,積極面對公開試,學生於2020中學文憑試表現優秀,考獲聯招教資會資助院校的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的同學大幅增加。
- 感恩,學校踏入第二十年,從創校至今,上帝的恩典遍滿校園。為慶祝二十周年,學校舉辦多項校慶活動:[二十周年校慶活動專頁 ]
(a) 完成大堂重修工作,為學校帶來新的景象;
(b) 舉辦公開課,課堂以本校近年倡導的「協同探究」教學模式設計,中小學校長及老師蒞臨觀課,嘉賓十分欣賞師生表現;
(c) 舉辦校慶校友聚餐,當晚筳開26席,歷任校長、嘉賓、老師及校友共度美好時光;
(d) 全校員生現場參與感恩崇拜,藉音樂劇「知恩者的呈獻2.0」獻上感恩頌讚,禮賢一家,同頌主恩;舉辦校慶晚會,校友參與表演。 - 整理「禮賢人」素質框架,塑造優秀禮賢人:
「禮賢人 愛‧禮‧賢」
愛:愛己、愛人、愛上帝
禮:知禮儀、有禮貌
賢:賢能、賢德、賢明
愛禮賢:愛學校 - 獲邀加入教育局資優教育學校網絡,為期兩年,與友校交流實踐資優教育的經驗,本校生物科老師及數學科科主任開放資優課堂予友校老師及教育局人員觀課。
- 優化校本「協同探究」教學模式,加入資優及電子學習的元素,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為持續優化學與教,建構加深加廣的課程,中史科參加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主辦「初中中國歷史科修訂課程試教學校支援計劃」,中文科參加教育局語文教學支援組主辦「校本語文支援計劃」。
- STEM課程由中一二推展至中三,初中各級有系統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使用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中三開辦「生活與社會科」,初中中國歷史科增加課節,並將宗教教育中心的性教育課程「青春無悔」融入初中基督教課程,課程安排使學生的學習更寬廣及全面。
- 同學在不同比賽獲得殊榮,包括:新界區十大傑出學生、北區優秀學生選舉高中級別冠軍、高中高效戰略團隊獎、初中高效戰略團隊獎、國際聯校學科評估及比賽榮譽證書等;同學入選不同的校外資優培訓計劃,包括:未來科學家-良師啟導計劃、資優教育學苑、《香港200》領袖計劃等;公開試最佳成績的同學,總積點高達43分,表現卓越並獲香港大學工商管理學學士(法學)及法學士(雙學位課程)取錄。
- 經濟科崔志強老師及孫燕老師以「學經濟,學。做。人」的教學理念及設計,榮獲2018/19年度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經濟科的教學結合協同探究及翻轉教室,並進行跨科合作及社區實踐,促進自學、連繫他人、解構生活、活用所學。
- 通識科蔡麗盈老師「以鷹架建構思維框架」的課堂設計,榮獲「2019優秀教師選舉」優秀教師獎。
- 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喜樂同行-尊重生命、逆境同行」計劃,為期兩年,提升學生抗逆力,促進學生情緒健康。
- 參加由環境局及機電工程署的「採電學社」計劃,獲批來年在天台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促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成功參與民政事務局的學校體育計劃,設立「學校體育推廣主任」,為期三年,提升學校運動水平。本年度購置多部健身單車,推動環校跑,建構健康校園文化。
- 成為青協領袖學院的伙伴學校,邀請國際青年領袖到校與學生交流分享,學生參加領袖學院的培訓活動,培養領袖質素。
- 教育局質素保證組於4-5月到校進行藝術教育學習領域的重點視學,欣賞本校提供多元平台,讓學生展現才華;過去三年,個別學生在香港學校音樂節的聲樂獨唱、器樂獨奏和二重奏項目中獲得優良和良好獎狀;學校合唱團、合唱小組和管弦樂團在聯校音樂大賽曾獲三甲;亦有個別學生在國際比賽的器樂獨奏項目獲得獎項;在視覺藝術範疇,部分學生曾於國際性、全港性或地區性比賽取得優異成績。
- 陳俊平博士接任為本校第三任校長。
- 全面更新校園無線網絡基礎建設,於全校課室、特別室及各活動地點裝置高效能及穩定的網絡連接點。
- 更新學校寬頻服務及更換新型號防火牆,提升課室電腦的配置,並添置了60部iPad、5部iPad Pro、平板電腦充電車,學校平板電腦數量約200部,包括iOS及Andriod制式,優良及穩定的設備促進電子學習的發展。
- 更新學校網頁,一方面更新內容及設計,另一方面使用新技術開發,在電腦或不同的智能裝置觀看校網,版面會自動調節,提升用家體驗,新技術也方便了日後內容的持續性更新。
- 完成第三期的課室更新工程,全校課室裝置了LED大屏幕、無線投影裝置、學生儲物櫃、教師桌、擴音機等,優良設備提升教學效能。
- 開展翻新正門大堂的工程,美化校園,迎接本校二十周年校慶的到臨。
- 英文科在初中引入以國家地理雜誌為題的教科書 (Life),單元主題極富特色。
- 中一二開展校本設計的STEM課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使用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
- 推廣「香港青年獎勵計劃」(AYP),有180位學生策劃及開展銅章及銀章計劃,透過完成章級要求,培養學生的恆毅力及領袖質素。
- 參加「2017關愛校園獎勵計劃」,獲得「關愛校園」榮譽,師生同行,追尋夢想。
- 成立「堂校福音事工委員會」,學校與禮賢會粉嶺堂緊密合作,商討及協調推動校園福音事工。
- 初中科學隊於「香港學生科學比賽2018」憑作品「震動過路提示系統」成功打入初中發明品組最後五強,最後於決賽勇奪優異獎。數學科參加「全港青少年數學論壇香港區比賽」,榮獲「數學建模小論文」中四組冠軍及中三組優異獎。本年度數學及科學範疇是豐收的一年,碩果纍纍,在多個大型的全港或全國性賽事中屢獲獎項。
- 獲教育局邀請,加入「資優教育學校網絡」,於來年與其他同樣優秀的學校分享及交流實施資優教育的經驗。
- 全面優化學校各項資訊科技系統,包括新增內聯網項目、伺服器全面虛擬化、應用具企業級功能的文件管理系統(Alfresco)及學習管理系統(Moodle)等。
- 本學年開始嘗試以Moodle平台配合電子學習,初步效果理想。
- 教育局質素保證組於5月到校進行中文科重點視學,高度肯定本校「協同探究」課堂的教學成效。教育局同工欣賞教師教學認真、善用共同備課、課堂氣氛和師生互動良好,更高度讚揚學生表現。
- 科學隊賴健心同學、林子朗同學、陳卓喬同學及杜明正同學,憑發明幫助視障人士生活的「光明之路」,於香港科技協進會舉辦的「小科學家科技發明/創意比賽」中勇奪季軍,並於「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奪得優異獎。亦獲大會推薦入選香港代表隊,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廣東省少年兒童發明獎」決賽。在廣州大學城與全廣東省18個區域共535支精英隊伍作賽,奪得「港澳特別獎」。同時,他們亦獲大會選為指定由領導人觀摩的隊伍,這是全隊香港代表隊中唯一得此殊榮的隊伍。
- 縫紉室搬往三樓與烹飪室相連、原有的位置改建成rSquare(薈賢閣)、地下兩個儲物室改建為「英語閣」。
- 所有課室都新裝了紅外線無線咪;中一及中二級的課室新裝了LED大屏幕、無線投影裝置、學生儲物櫃及教師桌。
- 本學年於初中推行「協同探究」的課堂模式。教師透過專業對話,設計以學生學習為本的課堂,讓學生於協同互動中探究學習,既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又能夠享受學習的喜悅。
- 中四全級學生參加由保良局領袖訓練中心主辦的「追求卓越訓練營」,透過紀律訓練、提升鬥志等活動,令學生更主動學習,更體會父母、師長對他們的關愛,效果顯著。
- 視藝科舉辦「拾吾創意-十五周年學生作品展」,透過展示近年高中學生的視藝作品,鼓勵學生創作。
- 經過困難重重的兩年,圖書館已於2013年6月27日舉行「全校搬書大行動」,師生一起參與,見證搬館的歷史時刻,並於畢業典禮中舉行「學校圖書館奉獻禮」。
- 電腦網絡的升級工程已完成,全校更換了二百多條Cat 6網絡線,亦將所有交換器更換至Layer 2或更高速的Layer 3。網絡更新後,數據傳輸速度可高達每秒1G 位元,這個速度可同時讓30個課堂播放高清視像片段,為資訊科技教學提供強大的支援。
- 初中三位同學因之前在香港學生科學比賽中,以「無障礙自由煮」一項發明勇奪初中組亞軍,被無線電視邀請,在兩個節目中接受訪問及介紹有關發明。
- 經過困難重重的兩年,圖書館由七樓搬往地下的申請、設計及招標已完成;主體建築工程亦於2012年暑假開展了。
- 首次與「突破機構」合作為期兩年的「僕人領袖訓練計劃」。透過訓練營、工作坊、社會服務、台灣生活體驗及考察等活動,發掘和培養學生的領袖才能,並幫助他們學習耶穌基督的楷模,以僕人的心去服侍別人,成為謙卑的領袖,以至於效法基督「役於人」。
- 教育局批准學校將原有的宿舍改變結構以成立「基督教教育中心」,中心內包括教會辦公室、敬拜隊室、福音資源角、一個輔導(祈禱)室及兩個可供小組聚會的空間;工程為教會及學校帶來更多空間發展福音事工。
- 隨著全港中一學生數目逐步下降,教育局推出了「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北區所有開辦5班中一的中學,同時加入該計劃。本校將於未來六年,逐步過渡至每級四班。
- 本學年為中學新舊學制並行的一年,最後一屆中七同學和第一屆新高中中六同學,同時踏入他們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學年。學校無論在班別數目,教師人數及學生人數上,都是創校歷來最多的一年。
- 學校全力推動發展貼合校情的資訊科技應用系統,以提高各項校務的效率。各同工均可透過新的學校內聯網,預訂場地及物資、查閱上課時間表、校曆表、學生相片、學生人名表、座位表等資料。
- 校董會於本學年晉升了李夢詩老師及謝自強老師為副校長。兩位副校長均為本校創校教師,熟悉「禮賢文化」,能有效協助帶領學校。
- 為讓學校能持續發展,學校亦於本學年重組行政架構,藉以適當地培訓教師,全力提升中層管理人員的領導能力。
- 網上家課紀錄亦已投入服務,各家長及同學已能掌握有關資料,以便家長跟進同學的學習。
- 教育當局推展了語言微調政策。因母語教學能帶來更高的學習果效,初中主要仍以母語作為教學語言。高中階段,就不同科目,不同學生的能力,亦提供了以英語修讀的選擇。
- 本校亦特別安排了18位同學及2位教師參與禮賢會恩慈學校的「友朋計劃-廣東服務之旅」。同學透過與特殊學校的學生交流和互相合作,在融合的環境中一同學習、一起成長,達至傷健共融。
- EEF獎學金增設「其他學習經歷奬學金」,以鼓勵同學在學科以外追求卓越成就。
- 潘詠棠長老接任為本校校長,帶領學校面對新高中學制的挑戰。
- 在實行新高中學制的第一年,學生除了修讀新高中課程的四項核心科目外,亦可自由選擇修讀二至三項選修科目,科目組合多元化,能讓學生按能力及興趣選科。
- 為提升學習效能,並更妥善運用資源,本年更新多項校園建設,包括:於有蓋操場加設捲閘及空調、創建「校園電視台」、操場廣播系統改善工程、設立樓層對講機、開發網上訂場系統、教員室增加空間工程、更新醫療室設施等等,務求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及設施。
- 由於學校的辦學理想及優秀表現,獲熱心教育人士捐贈巨款,成立Educational Endowment Fund (EEF) 獎學金,全面地獎勵在各個學習領域上有傑出表現的學生。2009/10學年頒發的各個校內奬項共超過300人次,奬學金總金額超過$200,000。
- 踏入十周年,舉辦多項校慶活動,例如感恩崇拜、校友聚餐、標語及徽號設計比賽、馬賽克壁畫創作等,一同數算主恩。
- 舉辦開放日,讓家長、校友及其他來賓參觀校園,分享同學的學習成果。
- 陸運會邀得消防處處長盧振雄先生任閉幕禮主禮嘉賓,更邀請傑志足球隊與本校師生、校友作友誼賽,並有「十周年校慶四社啦啦隊大聯盟」表演。
- 舉辦不同類型的周會,例如邀請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先生及著名唱作人徐偉賢到校主講,擴闊同學的視野。
- 舉辦六次「家長增值課程」,與家長分享培育優秀孩子的有效方法。
- 同學領袖才能越見成熟,中文集誦隊多由學生領袖訓練,於朗誦節中取得六冠佳績;亦有同學獲選學友社「全港傑出中學生領袖」。
- 以「研學問、拓視野、建自信」為目標,讓同學建立不斷求進的學習態度。
- 獲邀到香港教育學院與十多位從北京來港的教育學者(包括清華大學教授)分享教學及行政經驗;北京學者更到訪本校,進行學術交流。
- 於中一至中四級推行尖子計劃,培訓中、英、數、科學等各科優秀人才。
- 首屆學生會正式成立,候選內閣ESSO勝出,致力為同學服務、舉辦活動,為校園生活增添不少色彩。
- 本校家長教師會正式自立,獲更大自主權,更能發揮連繫學校與家長的功能。
- 同學於不同範疇中表現優秀,成就卓犖。例如於「香港學生科學比賽」中奪得全港冠軍,榮獲「北區優秀學生選舉初中組冠軍」及「新界區優秀學生獎」,其中於全港公開拯溺錦標賽(200米超級施救員賽)中更破香港紀錄。
- 課堂編排大革新,改為「星期制」,以50分鐘為一課節,讓同學有充足時間在課堂上建構知識,深化學習。
- 課程上首設其他學習經歷課節,舉辦超過30項課外活動小組,例如德文班、中國趣味文化廊,發掘同學潛能。
- 舉辦「神在你身邊」親子福音晚會,邀請梁永善牧師講道、江華夫婦分享見證,當晚聚會座無虛席,更有不少人決志信主。
- 校友會正式成立,成立晚會約有百多名校友出席,與校長、老師共聚一堂。
- 翻新籃球場及增設環校緩跑徑,為同學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
- 以「進學年」為年題,「慎思篤學,力臻至善」為目標,讓同學建立不斷求進的學習態度。
- 本校老師擔任教統局聯校寫作網絡計劃的核心小組成員,協助帶領全港中學推動中文寫作,更藉著「錄像文學」分享寫作成果。
- 本校獲邀出席國際音樂教育協會主辨的「第十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分享校政在音樂教育上的影響。
- 2005年2月27日,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粉嶺堂在本校正式成立,除了主日崇拜,亦舉辦主日學及查經班,參與人數日增,其中大部分是本校同學、校友及家長。
- 正式成立家長團契,與家長建立共同信念,攜手教育同學。
- 以「奮進年」為主題,透過「奮進勤學、 竭力盡心;顯明真道、榮神益人」的口號,激勵同學要竭盡全力學習,以生命榮神益人。
- 參與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善計劃」、教統局IQEA(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All),引進大學講師、英國專家協助學校發展。
- 推動教師之間的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交流教學心得及資源。
- 推動全校「一人一服務」活動,鼓勵同學服務社會。
- 首度推行「閱讀超人計劃」,鼓勵全校閱讀。
- 舉行第四屆畢業典禮暨五周年校慶感恩崇拜。
- 以「英語年」為主題,透過一連串活動增強學校的英文學習氣氛。
- 教統局質素保證組到本校進行校外評核,以了解學校在「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及學生支援」及「學生表現」四個範疇的表現。外評隊評定本校在「自我評估」、「資源策劃和管理」、「校風及學生支援」和「學校文化」四方面表現優異。
- 資訊科技組推動內聯網服務,讓家長、老師、同學有效溝通及交流。
- 舉辦「優質功課獎勵計劃」,表揚功課優秀的同學。
- 學生成長組舉辦「成長的天空」、「P-計劃」、「靚靚一族」、「伴我啟航」等輔導小組活動。
- 舉辦「老師帶你遊台灣」,由老師帶同學到台灣體驗閱讀樂趣。
- 全校課室安裝電腦、實物投影機、LCD投影機等設備。
- 以「閱讀年」為主題,推動全校的閱讀風氣。
- 舉辦「中國人‧尊貴心」雲南考察團。
- 舉辦閱讀活動日,藉閱讀遊戲、電影欣賞、戲劇表演等活動,推動閱讀風氣。
- 美術科與家政科舉辦首屆「學生作品展」,展示同學的優秀作品。
- 福音周以「耶穌,你好」為主題,透過佈道會、梯畫柱畫、詩歌點唱等活動傳揚福音。
- 「家長資料室」正式啟用,為家長提供教導子女的書籍、雜誌、光碟等資源。
- 中一增設創意思維科、中三增設英語銜接科、中四及中五增設資訊科技科。
- 激勵學習組設計跨學科活動,名為「老師帶你遊香港」,帶領同學到香港島進行文化、歷史及地理考察。
- 中文科首次出版《禮賢雅集》,刊登同學的優秀作文。
- 推出「禮賢之星」表揚計劃,表揚同學的好行為。
- 舉辦「成長的天空」輔導活動。
- 成立制服隊伍基督女少年軍。
- 2001年11月3日舉行感恩讚美會,感謝上帝讓我們超額達成籌募開辦費的目標。
- 於校園內設立「家長閣」,提供舒適的環境予家長互相交流。
- 成立首屆家長教師會。
- 全面裝修教員室,美化老師的工作空間,為老師預備一人一電腦,以提升教學效能。
- 舉行第二屆畢業典禮,上演音樂劇《真理之鑰》。
- 以「律己以嚴、進學以勤」為目標,激勵同學建立律己守規及勤奮向學的態度。
- 開設生活教育科、新歷史科、家政科、英文文書處理及商業通訊科。
- 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成立管弦樂團及樂器班,建立音樂文化。
- 設立「律己守規獎勵計劃」。
- 舉辦「北京長城專題研習與考察團」。
- 歌詠團首次於聖誕節到上水廣場報佳音。
- 老師帶領200多位同學到紅磡體育館參加「耶穌一來」佈道會。
- 舉辦「真愛可等待」戀愛教育大型活動。
- 首次舉辦「詩王大比拼」詩歌見證會,由校長及老師上台獻唱及分享見證。
- 舉行第一屆畢業典禮,上演音樂劇《火煉勇士——但以理》。
- 1999年9月1日,正式開學,以「認識自我、愛護校園」為主題,建立同學對新校的歸屬感。
- 建立首屆領袖生隊伍。
- 首屆運動會於大埔運動場舉行。
- 舉辦「新校開幕禮暨感恩崇拜」,上演音樂劇《夢想與理想——約瑟的彩衣》。
- 首次舉辦「福音茶座」佈道會及福音營。
7月2日及7月23日,校長與老師在區會辦事處舉行開學前籌備會議。
7月13及14日,借用友校校舍為中一新同學註冊。
8月9日,李志堅校監代表區會正式從建築署及教育署接收新校舍。
8月11及12日,於本校為中四新同學註冊。
8月19日,校長與老師在新校舉行開學前教師會議。
8月25日,校長與老師在新校舉行1999-2000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
8月26日,舉辦中一迎新日。
8月27日,舉辦中四迎新日。
8月28日,舉辦家長日。
7月13及14日,借用友校校舍為中一新同學註冊。
8月9日,李志堅校監代表區會正式從建築署及教育署接收新校舍。
8月11及12日,於本校為中四新同學註冊。
8月19日,校長與老師在新校舉行開學前教師會議。
8月25日,校長與老師在新校舉行1999-2000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
8月26日,舉辦中一迎新日。
8月27日,舉辦中四迎新日。
8月28日,舉辦家長日。
1998年9月,政府正式同意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在粉嶺開辦中學,區會隨即展開各方面的籌備工作。
1999年1月於報章刊登招聘校長廣告。
3月13日,於香港前啟德機場舉行步行籌款運動,為新校籌募開辦費。
4月15日,委任李葉文慧女士為本校校長,於1999年8月1日正式上任。
4月,於報章刊登招聘教職員廣告,並於5月底前招聘了大部分教師。
5月,校董會決定以「進學明道」為校訓,意即努力進取求學,以致明白及彰顯真道。
5月至7月期間,各項籌備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包括招聘文員、校工;食物部及午餐供應商招標;校服、校徽設計;訂購傢俱、儀器;並安排在校舍外牆及禮堂內樹立校徽等。
1999年1月於報章刊登招聘校長廣告。
3月13日,於香港前啟德機場舉行步行籌款運動,為新校籌募開辦費。
4月15日,委任李葉文慧女士為本校校長,於1999年8月1日正式上任。
4月,於報章刊登招聘教職員廣告,並於5月底前招聘了大部分教師。
5月,校董會決定以「進學明道」為校訓,意即努力進取求學,以致明白及彰顯真道。
5月至7月期間,各項籌備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包括招聘文員、校工;食物部及午餐供應商招標;校服、校徽設計;訂購傢俱、儀器;並安排在校舍外牆及禮堂內樹立校徽等。